51呵呵

道家这样看待孩子的教育:保护天性

zS。51hEhE.Cn

道家的灵魂是自然,道家对保护孩子的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。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。从道家的角度看,以下几件事亟待解决,以应对危险:

把孩子从起跑线上拯救出来

“不要输在起跑线上”其实是一句商业营销口号,是拿出锤子凿孩子们的天性时发明的最冠冕堂皇的理由,因为这背后有巨大的商业利益,让家长恐慌、焦虑,然后让孩子在无休止的兴趣班与补习班中失去天性。家长懒得教孩子,机构营销得好,学校摆脱过重的教育责任,孩子往兴趣班和补习班的教室一送,三方面的心都妥了。本来,这些兴趣与低年级的知识,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自己都能教的。

终究有一天,发现孩子不爱说话了,不机灵了,不健康了,死气沉沉了,抑郁症了,便是庄子说的:“其成也,毁也” 。

zS。51hEhE.Cn

zS。51hEhE.Cn

把孩子从手机中拯救出来

西方很多哲学家,比如胡塞尔、海德格尔等,20世纪就开始反思技术,反对技术的滥用,非常忧虑未来,结果他们没能看到的今天真的成了值得他们忧虑的那个未来。要成就一个孩子很难,但要毁掉一个孩子很容易,给他一个手机就行了。手机带来的是感性的刺激,就是儵与忽所看到的,感官能得到极大满足的东西,它太神奇了,也太可怕了,庄子在《齐物论》中说“与物相刃相靡”,绝对想不到在今天就是指手机,每天与手机厮杀。大人都很难抵制自己被手机控制,何况孩子?手机的诱惑力不仅在于感官的直接刺激,还在于它是不需要智商的“小成本回报”,只要手指轻轻一点,就能看到大量好玩的东西,这是连几个月大的婴儿都会做的事。人受到各种声色的刺激会有快感,因此欲罢不能,这就是人很难放下手机的原因。大人还需要用手机处理问题,孩子则是贪恋娱乐的东西。学习的乐趣、知识的乐趣、运动的乐趣、交往的乐趣、思想的乐趣、美的乐趣,大概统统都要让位给触摸手机屏幕的乐趣了。

解决的方式只有一个,家长以身作则,少使用手机,建立家庭手机伦理,譬如吃饭的时候、交谈的时候、监督孩子做作业的时候、出去游玩的时候、坐车的时候等等,一律不要使用手机,尽量当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再使用手机。家长如果都不能自律,孩子也就成为身心疲惫、缺乏创造力的低头族中的一员了。

zS。51hEhE.Cn

把孩子从压抑中拯救出来

zS。51hEhE.Cn

听家长话,听老师话,我们的“听话”教育,让孩子不敢违规,孩子从一次次的“不能、不要、不可以”中感受着压抑。很多孩子多动症,或者喜欢大叫,课堂上喜欢走动,在人群面前过于表现自己,等等,其实都是压抑的宣泄。孩子的创造力恰恰是从调皮、违规、反叛中来的。

把孩子从虚荣中拯救出来。各种竞争,各种评比,背后有太多家长用力的地方。现代教育很多时候不是在考学生,而是在考家长。加上自媒体时代,孩子的一点点成绩会被夸大,就像照相技术太发达了,孩子们被拍得那么美,那么帅,他们以为自己真的是那样的。名头越多,虚荣心越强,家长、老师共同用力下,他们才获得的奖项,却认为是凭自己的实力获得的,家长自欺欺人,孩子懵懂无知,当有一天孩子从良好的自我感觉与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、自我期待中摔下来时,就很难爬起来了。

把孩子从“爱暴力”中拯救出来

一位北京大学的教授上课时对女生说:“中国未来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了,因为你们是教育孩子的主力,你们把对孩子的爱减少一半,下一代就有希望了。”前半句道出了中国母亲主导教育的模式,在国外我经常看到爸爸独自骑着车子,车子后面系着一个婴儿车,带孩子到处转。在中国,游乐场、学校等,你看到更多的是妈妈。《爸爸去哪儿》这个节目为什么一直很火,因为确实在中国的教育中,爸爸们不知道去哪儿了。

在目前仍然以独生子女为城市主要家庭形式的状况下,爷爷、奶奶、姥姥、姥爷、爸爸、妈妈,6个人的爱都倾注到一个孩子身上,看似一种爱,其实爱多了,就是一种暴力。这几年教育界讨论“爱暴力”的问题渐渐增多,“爱暴力”不仅带来了“妈宝”这样不能独立的人格,而且会成为他们一生中选择困难症与违意负疚感的罪魁祸首,一个时时刻刻被指导着长大的孩子,是不可能做出符合自己内心的选择的,而一旦他们在专业、情感、家庭、出国等方面的选择违背了家长的意志,他们就会有深深的负疚感,因为他们接受的爱太多了。

家长因为生命的意义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,而不断对孩子进行“情感勒索”,让孩子一生都活在父母的情感与情绪的压力中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