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呵呵

宋朝的羊


传说,陕西名吃“羊肉泡馍”,是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。“说”是这么“传”的:

还没出息人的时候的某一天,穷困潦倒的赵匡胤,在长安的街头“走啊走,把手插进裤兜”……虽然早已饥肠辘辘,但他也不能去“玉林路的小酒馆”,因为他兜里没有一分钱。万般无奈之下,赵匡胤只好硬着头皮,向烧饼铺的老板要点吃的。烧饼铺老板是个助人为乐的好青年,给了他两块几天前吃剩下的烧饼。可放了几天的烧饼又干又硬,根本咬不动。正在为难之际,突然间一股肉香味扑鼻而来。原来,不远处正有一家肉铺在煮羊肉。赵匡胤灵机一动,便向店家讨了一碗煮肉的汤,然后把干硬的烧饼掰成小块泡进汤里。就这样,一碗“羊肉泡馍”,不但吃得赵匡胤精神倍儿爽,更吃出来一个繁花似锦的大宋王朝。

靠“羊肉泡馍”而“留得了青山在”的赵匡胤,成了大宋的开国皇帝。但是,他自己的直系子孙,却无缘承继大统。因为自从“烛光斧影”以后,大宋朝皇帝的宝座,都是他弟弟赵光义的后代们来坐的,包括宋高宗赵构。

赵构南渡之际,女真人得寸进尺,撵着他的屁股一顿胖揍。结果,高宗赵构不但吓破了胆,也吓蔫了生殖器。生儿子是不可能了,但帝位总得有人继承吧?那么,谁来继承呢?

这一天晚上,赵构做了一个梦。梦中,一位神人送给他一只羊,并告诉他说:你会有孝子的。不用问,神人说的这个“孝子”,一定与羊有关。巧的是,与此同时,赵匡胤的后代中一个姓张的媳妇儿,也做了一个梦,梦见的也是一只羊。而且,第二天她竟然发现自己怀孕了。十月怀胎,生下了个大胖小子,属羊,取名赵昚。妥妥滴了,皇帝的接班人就是他。就这样,不但赵昚成了后来的宋孝宗,而且皇位,又重新回到了赵匡胤一脉。

当然,宋朝的羊的使命,不光是用来决定谁当皇帝的,也是被用来供皇帝,以及其他有资格的人来吃肉的。

据可靠情报,宋朝宫廷吃羊肉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。真宗时,御厨每天宰羊350只,仁宗时280只,英宗时40只。到神宗时,御厨一年消耗羊肉43万4463斤4两,而猪肉只用掉4131斤,连羊肉消费量的零头都不到。即使这样,宋仁宗晚上做梦的时候,还想吃羊肉呢。

而且,宫廷食用羊肉不但是风气,是习惯,还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。宰相吕大防在给哲宗皇帝讲述祖宗家法时就说:“饮食不贵异品,御厨止用羊肉,此皆祖宗家法所以致太平者。”就是说,我大宋自立国以来能维持一百多年的国泰民安,全拜皇家只吃羊肉所赐。

羊是安静、温顺的动物。或许真应了“吃啥补啥”那句老话,宋朝皇帝们的性格,果然都是仁心宅厚。

皇帝们吃羊肉,吃出了大宋朝的国泰民安;而文人雅士、达官贵人们吃羊肉,则吃出了大宋朝的繁华与烂漫。

苏东坡有个朋友叫蒲宗孟,进士出身,才华横溢,做过尚书左丞等高官。但这个人有个缺点,就是生活腐化。也正因如此,他被贬为汝州知州。官小了,但他腐败的决心却越来越大了。他每天都要杀十只羊、十头猪,买三百根蜡烛,以供宴席之用。苏东坡等人劝告他说,现在反腐势头正劲,你怎么还不收敛,不收手?他却生气地说:“你们几个意思?难道是想让我在黑灯瞎火中挨饿吗?”

虽然苏东坡劝诫蒲宗孟,但苏东坡自己也没闲着,否则怎么能对得起“宋朝第一吃货”这一光荣称号呢?吃货苏东坡吃什么都是要讲究技术含量的,所以他说:“烂樱珠之密煎,滃香酩之蒸羊,蛤半熟以含酒,蟹微生而带糟,盖聚物之天美,以养吾之老饕。”而且又传说,名吃“羊羯子”,也是苏东坡的发明创造。

不止苏东坡,宋朝的许多名人雅士都对羊肉情有独钟,比如王安石、黄庭坚、杨万里,甚至丁谓,等等。但仔细品味,这些人对羊肉的由衷赞美,表达出的不仅仅是口腹之欲,更代表着宋代文化的重要转型,那就是:逐渐从唐朝的粗犷、豪迈,转向宋朝的内敛、精致。

吃羊肉,是宋朝的时尚与风气。但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这种时尚与风气。为什么?因为羊肉太贵。有多贵?有诗为证:“平江九百一只羊,俸薄如何敢买尝?只把鱼虾供两膳,肚皮今做小池塘。”所以,下等吏员、平民百姓是吃不起羊肉的。

那么,宋朝的羊肉为什么价格昂贵呢?因为宋朝疆域较小,大量适宜养羊的地区都先后被其他少数民族政权占领。《辽史》中就明确记载,辽国严格控制羊对宋的出口。西夏政府倒是允许把羊卖到宋境,但价格实在高得离谱。

但是,我们中华民族是充满智慧的。没有条件吃羊肉,怎么办?创造条件呗。比如,寒士韩宗儒生活拮据,根本吃不起羊肉。于是,他闲着没事就给苏东坡写信。来而不往非礼也,苏东坡当然要回信。苏东坡的回信可不是一般的回信,那可是名人真迹啊!于是,韩宗儒每得到一封苏东坡的回信,就拿着信去和别人换羊肉。黄庭坚戏称苏东坡的书信为“换羊书”,即源于此。

当然,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机会发挥聪明才智。无奈,只能发发牢骚。

北宋祥符年间,一位小吏在驿馆的房间墙壁上题了一首诗:“三班奉职实堪悲,卑贱孤寒不可知。七百料钱何日富,半斤羊肉几时肥?”显然,这是反诗。但是,朝廷闻听后,不但不怒,反而自我反省:如果不高薪养廉,怎么能保证下级官吏们的廉洁?

大宋朝,就是这么可爱。

可没想到的是,无论肇始、兴盛、精彩都和羊脱不了干系的可爱的大宋朝,败亡的时候,同样也有羊的陪伴。

公元1127年,金兵攻破开封城,宋徽宗、宋钦宗等几千人,被两路金军分别押往金国上京城。到了上京,徽、钦二帝和韦太后、朱皇后等人,被命令脱去汉服,换上女真服装。其余人等,不论男女老少,一律袒露上体,披上羊皮,再把羊皮褪到腰际,手持毡条。女真音乐响起,父子降帝被引入殿内,向金国皇帝行臣服之礼。这,就是大宋朝倍受屈辱的“牵羊礼”。而北宋,也就在这屈辱的“牵羊礼”中,画上了句号。

羊,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,同时也被赋予了许多的文化意义。“羊文化”,更是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。许慎《说文》云:“羊,祥也。”“美,甘也。从羊从大。”董仲舒更认为:“羔有角而不任,设备而不用,类好仁者;执之不鸣,杀之不谛,类死义者;羔食于其母,必跪而受之,类知礼者。”儒家文化的核心精神“仁”、“义”、“礼”,都被赋予到了羊的身上。“五羊衔谷”、“三羊开泰”,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。所以,羊,不但是许多古老部落的图腾,更是祖祖辈辈中国人心中的吉祥物。

是的,羊,是祖祖辈辈中国人心中的吉祥物,更是大宋王朝的吉祥物。那么,羊这个吉祥物,为什么没能保佑大宋王朝基业常青呢?

除了南宋的孝宗,北宋的英宗也属羊。英宗甫一登基,著作佐郎甄履就赶紧拍起了马屁。他献上一幅《继圣图》,并进言道:“陛下生于辛未年,羊为未神。现在满京城都在传言"着个羊’,这可是天大的吉利话啊!”没想到,宋英宗听了这套马屁嗑,只淡淡地说了一句“滚犊子”,就把这位马屁精削职为民了。

并不英明的宋英宗,在羊的问题上终于英明了一回。或许他知道,即使是羊这么吉祥的吉祥物,也无法始终不渝地保佑一切。但是,为什么即使是羊这么吉祥的吉祥物也不能保佑一切的原因,他却未必清楚。幸好,他的后继者给出了答案。

“牵羊礼”中的主角宋徽宗,属狗。所以,有一段时间,朝廷规定民间禁止食用狗肉。于是,那些卖狗肉的小商小贩们,便在摊位上挂个羊头,以糊弄官府的检查。就这样,不但“挂羊头卖狗肉”这句俗话流传了下来,而且,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事迹,更从来没在宋朝断绝。

是的,羊,可以算是宋朝的吉祥物,但也成了宋朝的催命符。这其中的奥妙,恰恰在于“挂羊头卖狗肉”。而无数的历史事实证明,无论什么人,只要干的是“挂羊头卖狗肉”的勾当,那么,什么吉祥物,包括羊,也保佑不了他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