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呵呵

庄子:境界越高的人,看不惯的事越少!

 

一个人,难免会对周围的一些事物看不惯。

当看不惯别人的时候,我们在想什么?

其实无非就是,把自己的思想或者标准强加给别人,认为自己是怎样看待事物,别人也应该用这个标准来看待事物。

每个人的家庭背景、教育背景、成长环境不同,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看待世界的不同眼光。

除了大是大非的事情,其实并无好坏之分,只是习惯之别。

每个人的判断,都是依据自己心中的尺子,而每个人心中的尺子不一样,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一样。

 

不谴是非,以与世俗处

zs.51HEHE.cN

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时,有一天,孔子暂住一处院落休息,子贡在院门口闲坐,这时远处走来一个身着绿衣的人。

那人听说子贡是孔子的学生,就问了他一个问题:一年中有几个季节?

子贡说:一年自然是有四个季节。

绿衣人摇摇头说:不对,是三个季节。

子贡说:不可能,是四个季节。

于是两个人争执不下,从早晨一直到中午,声音越来越高。

孔子听到门口有争吵声,就走了出来。二人就让孔子来评判。

孔子上下打量了一下绿衣人,对子贡说:你错了,一年确实只有三个季节。

zs.51HEHE.cN

子贡一脸不解地看看老师,欲言又止。绿衣人非常高兴,满意地走了。

心有不甘的子贡终于忍不住问孔子:一年分明有四个季节,您怎么说是三个呢?

孔子笑着说:你没看到那人通身的绿衣吗?他分明是蚱蜢所变。蚱蜢春生秋死,一生只经三季,从没见过冬天。

在他的知识系统里,一年就是三季,你和他讲道理,怎么可能说得通呢?你又何苦枉费口舌呢?

子贡听后,点头称是。

这个故事大概是后人杜撰,但很形象的说明了一个问题:

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同一个时空,作为一个一年有四季的人,何必跟一个三季人争论呢?

庄子说:不谴是非,以与世俗处。

庄子告诫人们,境界要高一些,不要在世俗中争论是非。

虚空能包容一切,所以广大无边、圆融自在;大地能承载一切,所以生机勃勃、气象万千。

如果一个人的心胸,能够像虚空一样包容万物,这个人怎么会有烦恼呢?

zs.51HEHE.cN

zs.51HEHE.cN

智慧多了,看不惯的事就少了

庄子讲过一个“朝三暮四”的寓言故事:

有个人养了些猴子。

他跟猴子们说:“给你们早上吃三个橡子,晚上吃四个橡子,好不好啊?”猴子们很生气,都不同意。

养猴的人就改口说:“那给你们早上吃四个,晚上吃三个,好不好啊?”猴子们就很高兴了。

庄子的这个寓言,表面上说的是猴子,其实用来说明人性。

对事物的不同看法就像“朝三暮四”与“朝四暮三”一样,本质上没有不同,只是自己的主观感受不同罢了。

庄子说:彼亦一是非,此亦一是非。

站在这个立场上,有一种是非标准,站在另外一个立场,又有另外一种是非标准。

所以,圣人不执著于是非的争论,不用一个固定的标准,去评价别人的好坏。

如果忌恨他人,就是“自己往自己的心上扔石头”;如果看不惯他人,就是“自己往自己眼睛里揉沙子”。

难受的不是别人,而恰恰是自己!

庄子说:物固有所然,物固有所可。无物不然,无物不可。

zs.51HEHE.cN

万物都有其存在价值和存在根据,没有什么东西一无是处。所以世间善恶美丑,从道的观点来看是可以相通为一而存在的。

苏轼说:吾上可陪玉皇大帝,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,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。

所以有一句话说:在智者眼,中没有看不惯的事。

你看不惯的人和事越多,证明你的境界也就越低,格局也就越小。当你的智慧增加了,你看不惯的事物减少了。

每个人都有自己活法,不要总盯着比人品头论足。陷在是非的泥潭里,只会蒙蔽我们的双眼,腐蚀我们的心灵。

挣脱开杂念的束缚,试着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事物。当你看不惯的事物越来越少,你的境界也就越来越高了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