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呵呵

孟子:不懂这四颗心,不足以谈人生


人生如逆旅,你我皆行人。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修行,古代士大夫们讲求,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。

对于身处世俗中的我们,修身尤为重要,而修身重在修心。

《孟子•公孙丑上》讲: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”

zs.51HehE.cn

孟子认为这四颗心,如同人的四肢,修得齐全,人才完整。若要人生幸福圆满,须得拥有这四颗心。

1

恻隐之心

在电影《我不是药神》中,徐峥扮演的男主角程勇,有这样一句台词:“看着这些病人,我心里就难过。”

电影里的程勇,因为贩卖假药罪而入狱。那在道路两旁目送他的人,看着程勇,心生不忍,便是恻隐;那押送程勇的警察,让放慢车速,亦是动了恻隐之心。

好的电影讲的是故事,说透的是人性。现实中,电影故事的人物原型陆勇,也是一个有恻隐之心的人。

与电影不同的是,陆勇并没有入狱,而是被无罪释放,因为他一直是原价代购药品,未曾从中牟利。

他自己患了白血病,对病友的痛苦,自然能感同身受。

张爱玲说:“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。”

真正的恻隐之心,不是强者对弱者的施舍,而是悲天悯人的慈悲。

有恻隐之心的人,生性柔软,常存温暖。

同万物生长而不加伤害,见世间苦难而不忍忽视,对他人受苦而心生怜悯。

动了恻隐之心,而后生发慈悲,所做的事,才可叫慈善。

2

羞恶之心

知乎上有个热门话题:一个人的哪种行为,让你觉得不可交往?

网友们各抒己见,提到最多的词,便是“不知羞耻”。

生活中的事,总有一些让我们愤慨,小到他人借钱不还,大到恶人作奸犯科。

人的羞恶之心,就是底线,若是没有,便成了令人厌恶的无耻之徒。

网络上藏着不少崇洋媚外的人,祖国发展时,不断诋毁;祖国有难时,避之不及。忘恩负义,人格尽失,表面聪明有余,实则愚蠢至极。

还有那些三观不正的人,嘲讽弱者,谩骂他人,甚至在网络上传播着有毒于社会的言论。

那虚拟的世界,其实是现实的投影。有多少人把名胜古迹破坏殆尽,又有多少人对道德准则肆意践踏。最令人愤慨的,是这些人从来都是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。

宋代名儒陆九渊有言:“耻存则心存,耻忘则心忘。”

那些为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的人,早就没了羞恶之心。纵使满口仁义道德,行为也同疯癫无异。

常存羞恶之心,守住做人底线,方能知耻而后勇。

zs.51HehE.cn

3

zs.51HehE.cn

辞让之心

 

《晏子春秋•内篇》中说:“分争者不胜其祸,辞让者不失其福。”

zs.51HehE.cn

争执不休的人将承受无尽的灾祸,谦逊礼让的人则会有享不尽的福气。

和晏子相关的,有个著名的“二桃杀三士”的故事。

齐景公时期,有三个勇士,公孙接、田开疆、古冶子。他们武艺高强,意味相投,结为了异性兄弟。却自持功高,目中无人,十分蛮横。

这种情况,令晏子忧心忡忡,于是进谏齐景公,用计除掉他们。齐景公召来三人,却只赏赐了两个桃子,让他们自己论功劳大小分配。

这三人果然你争我抢,谁也不服谁,争论不休。因为二个桃子,就失去礼让的美德,三人自觉羞愧,最终都自刎而死。

古人常把荣誉看得比生命还贵重,如果贪图利益,不仁不义,必将受人唾骂,也就无脸面活于世间。

《增广贤文》中讲:“退一步天高地阔,让三分心平气和。”

zs.51HehE.cn

与人纷争,最终祸及自身;与人礼让,最终造福自身。

怀有辞让之心,懂得了谦逊,才算是有德之人。

4

是非之心

王阳明的一生,有个很重要的转折点—“龙场悟道”。

他之所以被一撸到底,从兵部主事,贬去偏远的蛮荒之地做个小驿丞。

是因为他仗义执言,得罪了大太监刘瑾。彼时,刘瑾权倾朝野,大批忠臣遭到陷害,王阳明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。归根结底,是他有颗明辨是非的心。

王阳明说:“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,是非只是个好恶,知好恶就尽了是非,知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。”

天分阴阳,地分昼夜,人分善恶,事分曲直。

世间万事万物,无不与是非相关,而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自己能否明辨是非。

因此,王阳明还说:“是非两字是个大规矩,巧处则存乎其人。”

意思是,是非只是个大的约束框架,能不能做到,就要看每个人如何运用和领会。

历史穿梭千年,浪花淘尽英雄。那些闪耀其中的人,莫不是有颗是非心,不为权贵折腰,不被势力压倒。

永存是非之心,不丢失良知,方能行稳致远。

佛陀说:“心灵的窘困是人生最可怕的贫穷。”

心若荒芜,难以幸福;心若富足,自有幸福。

动恻隐之心则生慈悲,动羞恶之心则知廉耻,有辞让之心则懂谦逊,有是非之心则存良知。

人生于世,修好这四颗心,才配拥有幸福人生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