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呵呵

亲不过五服,为什么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?五服又是什么?

自古以来,中国就是礼仪之邦,其文化意义早已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。古人奉行儒家经典学说,讲究百善孝为先,尊重祖先,重视血脉传承,亲朋之间就是有血脉相连。但老人们常说出了“五服便不是亲戚”。“五服”指什么?今天就带大家好好来了解下一吧。

首先我们来搞懂亲戚是何含义。唐朝学者孔颖达亲指的是族内人,戚为族外人,并且古代还规定了亲戚的范围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五服之内都是亲戚。古代官员犯了大事就会株连九族,上自高祖,下至元孙,凡九族,从高祖开始数,一直到玄孙,一共九代,这里是纯指父族的几代人。也有种说法,将母族的几代也包括。

不过就中国历史上统治的需要,更多的应是倾向于前者,因为始终强调的是“父宗”,而五服与九族意思相同。五服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词汇,在我国的历史上至少有三层含义。

首先,最初用来划分国家行政区域。《尚书.禹贡》是最早提到五,按照各个地方富庶程度和盛产物品的不同,分别划分成了五片区域,以天子为核心,根据距离和亲疏划五个同心圆,与五服论相匹配的制度为朝贡,其频率根据亲密程度而大有区别。

周朝统治者以“服”为单位,将国家地理位置划分为五个等级,通过服的概念,层层收集粮食,聚集到中心,统一上交,这是历朝历代皇帝为巩固统治的做法,那算怎样的一个范围呢?“五服”来形容是否是亲戚关系?五服内是亲戚关系,五服外则不是。

ZS.51HEhE。CN

其次指的是服饰,存在两种说法。由于统治集团的地位不同,官府也不一样,分为天子,诸侯,卿,大夫,士五个等级,五种服饰。

第二种说法来源于我国的丧葬制度。五种服饰中蕴含了古人森严的家庭等级制度,既体现了孝道,又体现了亲情。根据五服饰的不同,穿戴的衣着服饰越隆重,守丧的时间越长,忌讳的事物越多。分别是斩衰,齐衰,大功以及披麻等五种。最重的孝服就是斩衰,为了表达出对死者的沉痛,哀思和悼念,服斩衰者都需守孝三年,而这些人大多也是死者的直系亲属。总的来说,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一种制度,有着深刻的文化底蕴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