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呵呵

自律的最高境界(深度好文)


zs。51HEHe。cn

人生就像脚底的路,走下去才会有延伸。

作者:洞见Allergy  来源:洞见(ID:DJ00123987)

作家马丁有一句话:“真正的自律,不是往外,而是往里。”

一切的自律,本质上都是思维上的自律。

唯有思维上自律起来,外在行为的自律,才会变得水到渠成。 

下面和大家分享四个思维自律的方法,帮大家把自律变成一种习惯。

克制自己纠正别人的欲望

林清玄曾说:“白鹭立雪,愚人见鹭,聪者见雪,智者见白。”

不同的人,处境不同,立场不同,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不尽相同。

听过这样一个故事。

有两个人去爬山,一个人爬到了山顶,看到了大海。

而另一个人只爬到了半山腰,却误以为是山顶。

他们回家以后交流,第一个人说山顶的风景是大海,另一个人却硬说山顶的风景是树。

最后,谁也说服不了谁,闹得不欢而散。

要知道,不是所有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,不懂你的人不必要解释,懂你的人无需解释。

有一天,画家张大千在英国办画展。

为了有更好地展示效果,他在结束收笔时,口含清水,均匀地喷在画纸上,原本略显呆板的牡丹立即变得灵动起来。

此时,一个人愤怒地说道:“原来中国画家画画就靠喷口水!”

大家转头望着张大千,但他只是笑笑。

事后,有人问他:“您用的明明是冲墨法,为何当时不解释?”

张大千说:“我为何要同他争辩呢?若他对中国画有了解,我倒愿意切磋一番。”

人与人之间本就不同,认知层次不一样,一味争辩,结果都是在消耗你自己。

哲学家叔本华说:“在和别人交谈时,要克制去纠正别人的冲动。”

真正自律的人,往往都是成熟的,理性的。

他们深知,不必在这些事情上浪费时间,专注提升自己才是最有力的回击。

不要活在别人的价值观里

《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》一书中,讲了一个故事。

zs。51HEHe。cn

一个在村子里的小学女教师,不顾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的疯狂反对,执意辞职考研,她说她不想在20多岁就活成了60岁的样子。

结果,她没有考上。

第二年,她仍然坚持继续考研,这次未婚夫全家也以婚事来威胁她放弃考研。

她没妥协。

但二战又失败了。

这位姑娘仍然没有放弃,她扛住了身边的冷言冷语,三战考研成功上岸。

她说:“在等待和煎熬的日子里,我越发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了。”

女孩的这段经历,让我想起我毕业那年,一位教授对我的教导:

“我给不出你一个万无一失的成功法则,但我能告诉你一个失败法则:永远尽力取悦所有的人。”

你的人生,从来就不是活给别人看的。

你人生的价值,得由自己去实现。

活在别人的期待里,就像把自己置身于一只没有船桨的木船,摇摆不定,随波逐流,永远也找不到前进方向。

杨绛曾说:“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。”

别把他人的质疑,背负在自己身上。也别把自己的未来,托付给他人。

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,从不担心树枝会突然折断,因为它的底气来源于自己的翅膀。

一个心中有光的人,从不害怕别人会突然冷淡,因为他的温暖来源于他的自信。

zs。51HEHe。cn

每天都要给内心减负
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?

有时候,一天下来感觉心力交瘁,特别累。

细细想来,似乎又没有做很劳累的事,总有被掏空的疲倦感。

想太多,就是折磨自己。

公司之前来了一个新实习生,所在部门的主管做事严谨,每一份文案主管都会细细推敲、严格把关。

一个文案改三五回,是家常便饭。

几次下来,她就开始心慌了,开始忧心忡忡:“每天上班,我都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。”

一直在担忧一些没发生的事:

“这个方案不行,下个方案是不是还会被毙掉?

被毙掉的话,同事会不会笑话我,领导会不会开除我?

万一过了,是不是也只是侥幸,以后是不是就没这么幸运了?”

这些问题一直盘桓在她的脑海中,还没开始下笔,她就累得不行了。

不久后,她就辞职了。

后来,一次在茶水间同事们提起她,都觉得很可惜,说:

“挺有潜力的,仔细打磨,很快就能独当一面,不知道怎么就辞职了。”

很多时候,阻碍你行动的,往往不是未知的困难,而是你多余的想法。

《认知突围》里有一个“成长-机会”曲线,表示每个人生阶段,都要经历漫长的积累期。

一个人,如果把精力都放在了瞎想上,自然就没有力量走出第一步。

这样永远达不到触发机会的条件,只能一直停留在原有的圈层里。 

而人生就像脚底的路,走下去才会有延伸。

所以,做人心大一点,别总是为难自己。

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

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?

工作没做好,是领导不靠谱;

关系没处好,是同事有问题;

性格不好,是缘于原生家庭……

zs。51HEHe。cn

很赞同一句话:

从自己身上找问题,一想就通了;从别人身上找原因,一想就疯了。

反省自己,是一个人最难的自律。

体操冠军杨威曾在采访中说,国家体操队有一面长3.2米、高1.5米的“耻辱墙”。

墙上贴着国内十几家媒体对体操队的批评报道。

在“耻辱墙”的上方,悬挂着一条巨大的横幅——卧薪尝胆廿五月,刻骨铭心为零八。

层次高的人,遇到事情,都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
他们把外界的种种批评,当作自己成长的养料,不断地去分析自己的不足,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,积累经验。

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,读书刻苦。

他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,分别装黑豆和黄豆。

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,做了一件善事,便投一粒黄豆。

相反,若是内心有不好的念头,言行有过失,便投一粒黑豆。

如果黑豆多黄豆少,他就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。

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,他不断修炼自己、完善自我,终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。

懂得自省,是一个人成熟的必修课。

唯有向内归因,才能向外成长。

《你有多自律,就有多自由》里有这样一段话:

“自律的意义,是凭借强大的意志力与坚持,去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做事原则,去建立稳定、规律的节奏和秩序。

zs。51HEHe。cn

只有这样,一个人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。”

自律并不仅仅意味着变美、变瘦,还是一种生活态度,是自我管理的能力。

所以我一直认为,思维上的自律,远比身体的自律更重要。

每天和自己对次话,从内打破,向外生长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