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1呵呵

道教法箓中的戒律与守戒


在传度授箓仪式上,高功法师要向受箓者传授戒律。《龙虎山师传正乙预修给箓元科》的仪格,在皈依三宝(道宝、经宝、师宝)后,传授的九真妙戒戒条是:

第一初真戒  敬让,孝养父母。受持之后,获端正长寿果。

ZS。51HEhe。CN

第二念真戒  克勤,忠于君王。受持之后,获禄位清显果。

第三持真戒  不杀,慈救众生。受持之后,获吉庆安乐果。

第四守真戒  不淫,正身处物。受持之后,获清净善性果。

第五保真戒  不盗,推义损己。受持之后,获富贵豪盛果。

第六修真戒  不嗔,凶怒凌人。受持之后,获众悦钦敬果。

第七成真戒  不诈,陷贼害善。受持之后,获聪明智能果。

第八得真戒  不骄,傲忽致嗔。受持之后,获十相具足果。

第九全真戒  不二,奉戒专一。受持之后,获正大法王果。

ZS。51HEhe。CN

早在道教兴盛发展的唐宋元明时期,九真妙戒就是授箓常用的戒条。《太上九真妙戒金箓度命拔罪妙经》记载了九真妙戒戒条,受持九真妙戒,金箓宝符,兵灾静息,妖恶自屏,天人称悦,忻国太平。”宋王契真《上清灵宝大法》卷八收录的九真妙戒是:

一者敬让,孝养父母;

二者克勤,忠于君主;

ZS。51HEhe。CN

三者不杀,慈救众生;

四者不淫,正身处物;

五者不盗,推义损己;

六者不嗔,凶怒凌人;

ZS。51HEhe。CN

七者不诈,陷贼害善;

八者不骄,傲忽至真;

ZS。51HEhe。CN

九者不二,奉戒专一。

《元始符命救苦真符告命》说:“此九真妙戒,拔度功德,上生天堂,一如告命。”明周思得《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》卷三十四《文检立成门》有一份九真戒牒,牒文中书写九真戒条,并称九真戒“为登真之户牖,作济死之津梁”。1995年8月,中国道教协会编印《道教正一授箓传度经教集》,亦收录了《九真妙戒》。当代台湾道教传承的《龙虎山师传清微传度科范一宗》,其中宣戒的条文也是九戒,条文虽与九真妙戒不同,但同样是遵守宗教道德的说教。

道教授箓传度仪式宣戒的戒条,也有宣十戒的仪格。十戒是道教最基本的戒条,十戒详略得当,简便易记,应用最为广泛。不仅传度科仪要宣示十戒,道教各种斋法醮仪,在科仪仪格中都有奉受十戒的内容。当代台湾道教传度的《道教世界总庙传度宝牒》,牒文中的虚皇天真初真十戒,原载于《云笈七籖》卷四十,可知当代戒律沿袭唐宋道教古法。道教要求受箓者遵守戒律,理解戒律条文的精神实质,按照道戒的规定去修持,逐渐提升自己宗教人生的品位,做一个有道之人。道教法箓的灵验与否,与能否严格遵守戒律密切相关。《正一法文太上外箓仪·事箓行戒》说:

凡为道民,便受护身符及三戒,进五戒、八戒,然后受箓。受箓之前未受者,受箓之后依次受之。诵习通利,恒存思行,诸识不谬,忘则犯科。未受箓时,无所呼召;受箓之后,动静呼神。不行戒者,呼之不至,破戒之人,吏兵远身。……成功立德,舍闇入明,施善禳恶,以吉除凶,要在行戒,神即佑之。戒有别文,精详修习。或有不解,或有遗忘,或有谬误,或冒禁故为,或尊上逼迫,或畏死犯之,皆是愆招,悉名破戒,即应忏悔,首谢自新。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